關於展覽

關於展覽

「香港仔漁民故事」展覽 常言道:「香港由漁村發展成今日的國際都會。」究竟香港的漁業歷史是怎樣的?本地研究卻很缺乏。香港仔有悠久的漁業歷史,我們透過漁民口述歷史,記錄了香港漁民的生活文化和歷史。是次展覽將口述歷史配合舊照片、漫畫及視覺設計,讓大家可以分享香港仔漁民的經歷,想像香港仔這個水面社區。

主辦機構 香港大學「同行計劃」

贊助機構 周大福慈善基金

支持機構 香港大學研究生堂

鳴謝(按繁體筆劃排列) 所有受訪漁民 香港大學圖書館 香港南區婦女會 香港政府新聞處圖片資料室 香港漁民互助社 香港漁民團體聯會 香港政府檔案處香港歷史檔案館 漁農自然護理署 杜鵑教授 尤炳軒先生 冼培安先生 高添強先生 Rome Cafe (Graduate House)

設計 LOL Limited

香港仔漁船的演變

香港仔漁船的演變 導言

香港仔的漁船可按作業方式和造船方式分類。主要作業有單拖、雙拖、蝦艇、釣艇、刺網、罟仔(圍網)等,前三種屬拖網船,以單拖和雙拖的魚穫量最高。今天避風塘已不見帆船,最常見是機動的木殼和玻璃纖維漁船。隨着漁民往南中國海的深水區域發展,近年開始出現鐵殼漁船。下面列出各個時期香港仔的主流漁船類別。

1. 1930s-1950s 手釣

大魚上釣好開心、好自豪

漁民故事: 羅金樹 (男,1947年生,流刺網、排釣)

2. 1930s-1050s 圍網

捕魚原理: 開小艇、放圍網、敲水舂

漁民故事: 張碧儀 (女,1960年生,流刺網、雙拖)

3. 1950s-1960s 排釣

排釣的操作原理和工具

漁民故事: 黎木金 (男,1927年生,排釣。)

4. 1960s-1970s 刺網

岸邊「打網仔」捕魚

漁民故事: 黃添妹 (女,1952年生,流刺網。)

5. 1970s-1980s 蝦艇

蝦艇的作息時間表由夜晚計起

漁民故事: 陳國華 (男,1963年生,蝦艇。)

6. 1980s-1990s 單拖

勤力和信息是轉營單拖成功的關鍵

漁民故事: 鍾容波 (男,1964年生,蝦艇、單拖。)

7. 1990s-2000s [...]

避風塘社區

避風塘社區 導言

避風塘是香港仔漁民的大後方基地。昔日水道上整齊排列着漁船和住家艇,兩岸分佈了不少漁業的後勤設施,例如船排廠、魚市場、機器廠、冰廠等,形成一個漁民社區。1960年代起多個公共屋邨、私家大廈和屋苑相繼落成,香港仔的漁民逐漸上岸居住。

(一). 賣魚

1949年以前,香港仔漁民賣鮮魚給鮮艇,賣魚乾給西環鹹魚欄。

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1964年。 (圖片來自香港政府新聞處圖片資料室)

漁民故事: 何就好 (男,1933年生,燈光圍網)

2. 鮮艇在赤柱、蒲台島、南丫島附近收魚。

香港仔漁販,1970年代。(圖片來自Hahn, Werner. Aberdeen: Catching the Last Rays. Hong Kong: Perennial Press, 1974)

漁民故事: 黃彩蘭 (女,1962年生,流刺網)

3. 1945年香港政府成立魚類統營處,之後冰鮮漁穫必須經魚市場出售。

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出售的魔鬼魚。 (圖片來自香港政府新聞處圖片資料室)

漁民故事: 鍾容波 (男,1964年生,蝦艇、單拖)

4. 魚市場以拍賣形式賣魚,漁民通常交魚欄代理叫價。

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1970年代。 (圖片來自Hahn, Werner. Aberdeen: Catching the Last Rays. Hong Kong: Perennial Press, 1974)

漁民故事: [...]

來自五湖四海的「移」民

來自五湖四海的「移」民 導言

「其實香港仔啲人嚟自四面八方。以前漁民周圍走㗎,嗰啲風去到邊,就埋(停靠)邊度,沿住海岸一路做生意。有啲人嚟到香港仔啦,咪喺嗰度落腳囉。」 (陳國華,男,1963年生,蝦艇)

1. 從台山駛上來

台山與香港仔在地圖上的位置。

漁民故事: 梁金福 (男,1936年生,蝦艇、雙拖)

2. 從河口沖落來

珠江口與香港仔在地圖上的位置。

漁民故事: 梁北新 (男,1945年生,燈光圍網)

3. 從擔杆流返來

擔杆島與香港仔在地圖上的位置。

漁民故事: 何就好 (男,1933年生,燈光圍網)

4. 從澳門搖過來

澳門與香港仔在地圖上的位置。

漁民故事: 鍾容波 (男,1964年生,蝦艇、單拖)

5. 從長洲開埋來

長洲與香港仔在地圖上的位置。

漁民故事: 冼志華 (男,1946年生,流刺網)

6. 從廟灣移過來

廟灣與香港仔在地圖上的位置。

漁民故事:羅金樹 (男,1947年生,流刺網、排釣。)

[...]

北部灣:那些年的搏殺經歷

北部灣:那些年的搏殺經歷 導言

北部灣是中越交界的水域,位於廣西以南、海南島以西,香港以西約400海浬。1970至1980年代香港仔的蝦艇遠赴北部灣作業,經歷過槍林彈雨、波濤洶湧、扣留監禁,留下了不少出生入死的故事,原來飯桌上的蝦是得來不易的。

1. 槍林彈雨

哇! 佢靠近我哋,你估點吖? 係咁啲槍「澎澎澎」

漁民故事: 冼偉倫 (男,1960年生,蝦艇、雙拖)

2. 被越南兵射殺

我15歲死老豆,嗰年畀越南武裝漁船開槍打死。

漁民故事: 陳國華 (男,1963年生,蝦艇)

3. 24小時掌舵

我唔敢畀其他人掌舵,驚佢偏離咗,揾唔番個港口。

漁民故事: 梁圖根 (男,1952年生,蝦艇、雙拖)

4.內地漁政扣留

我哋蝦艇去到邊,都係屬於違規,漁政一見到我哋就捉囉!

漁民故事: 梁文輝 (男,1954年生,蝦艇、雙拖)

[...]

海上生活

海上生活 導言

香港仔有各式各樣的漁船,按作業劃分有釣網的和拖網的,按漁場劃分有近岸的和遠海的,漁民的海上生活多采多姿,有勞碌和驚險,亦有驚喜和樂趣。水陸生活截然不同,不少漁民雖已上街多年,仍對昔日的出海生活記憶猶新。

1. 出海作息

紅衫。(尤炳軒繪圖)

漁民故事: 黎木金 (男,1927年生,排釣)

2. 捕魚樂趣

黃斑。(尤炳軒繪圖)

漁民故事: 何就好,男,1933年生,燈光圍網

3. 傳統智慧

黃花。(尤炳軒繪圖)

漁民故事: 張碧儀 (女,1960年生,流刺網、雙拖)

4. 漁民燉品

獅頭。(尤炳軒繪圖)

漁民故事: 張碧儀 (女,1960年生,流刺網、雙拖)

5. 珠江大閘蟹

青蟹。 (尤炳軒繪圖)

漁民故事: 黃添妹 (女,1952年生,流刺網)

6. 海上神物

魔鬼魚。(尤炳軒繪圖)

漁民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