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同行計劃督導委員會

計劃簡介 香港大學同行計劃督導委員會

委員名單如下(按姓氏的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主席 梁若芊博士 香港大學署理學生事務長 成員 陳麗雲教授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 陳曼欣女士 仁人學社董事 周永新教授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 徐永德博士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 紀文鳳女士 周大福慈善基金理事 關重礎先生 明愛香港仔社區中心社會工作督導主任 李正儀博士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總幹事 麥詠詩女士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助理教授 魏華星先生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創辦人及行政總裁 謝家駒博士 仁人學社創辦人及首席導師 [...]

發展階段

計劃簡介 發展階段

「香港大學同行計劃」是一個創新項目,先為南區尋求一個可複製的社會資本發展模式,然後再擴展至全港。四年計劃將循序漸進,分為四個階段進行:

第一及第二階段:社區需要評估及先導項目試行階段(第1至18個月)

港大師生將評估南區的社區需要和現有資源,籌劃先導項目,回應社區需要。

第三階段:項目推行階段(第13至42個月)

成效良好的先導項目將會得到全面推行,並根據可擴展性及可靠性等一系列準則對項目作出評估。

第四階段:評估及架構發展階段(第37至 48個月)

本階段綜合過去數年所累積的知識及經驗,發展出一系列能複製到其他地區的模式及架構,最終成果亦能為學術界可以如何為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的社會資本發展工作貢獻力量提出建議。

計劃模式

計劃簡介 計劃模式

計劃的理念是希望發揮大學的影響力,透過與社區人士深入合作,為南區帶來正面的改變,亦鼓勵港大師生及校友發揮所學,服務弱勢社群。香港大學在計劃中的角色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推動知識交流 凝聚南區各界人士 推動研究項目 為南區的弱勢社群提供直接服務

計劃的焦點是南區的弱勢社群,協助他們累積社會資本的共有四項社區資源,而弱勢社群本身既可受惠於社群,亦能自力更生,因而成為第五項社區資源:

五項社區資源的關係簡圖

港大為弱勢社群提供的直接服務

計劃將動員港大師生及校友為弱勢社群提供直接服務,例如為區內青少年及兒童籌辦研習小組、師友計劃及社區探訪項目等。此類活動能幫助弱勢社群累積社會資本,提高在社會向上流動的機會。

中產/高收入人士

計劃透過舉辦各種活動,連結區內不同背景及階層人士,並首先從學生開始,讓他們組織活動,服務區內有需要人士。這個模式可以幫助弱勢社群家庭的學生從受助轉為關懷、服務他人,並能回饋、貢獻社會。

弱勢社群

弱勢社群與社區資源互動協作,既能受惠於社群,亦可以貢獻社會。

地區資本

南區潛藏豐富的地區資源,香港仔的漁港風貌和老歷史是珍貴的文化寶藏,座落南區的郊野公園及泳灘更是寶貴的旅遊資源,各種風俗文化和地方特色應該得到重新發現及推廣。

社會企業

港大除了為弱勢社群提供直接服務之外,亦會推動知識交流及研究項目,協助南區發展社會企業。這些社會企業既能滿足社區需要(如長者護理服務),亦能提供就業機會(如低收入婦女)。

目標

計劃簡介 目標

計劃的設計方針是建立一個以地區為本的社區網絡,協助社區人士累積社會資本,改善社會流動性。計劃的架構強調南區各界人士互動協作,共享資源,達至互惠成效。弱勢社群不僅能從中受惠,亦可以貢獻社區。

計劃的宗旨是協助南區弱勢社群建立社會資本,具體目標如下:

幫助弱勢社群累積社會資本; 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 促進社會共融;以及 由港大師生及校友建構一個以社區為本的社會資本發展模式

計劃預計共有1,500名港大師生參與超過80個服務項目,惠及超過16,000名弱勢社群人士。

背景

計劃簡介 背景

於二零一二年,香港大學承蒙周大福慈善基金贊助港幣一千萬元,開展「香港大學同行計劃」。

此計劃是一項為期四年,於南區推行以社區為本的社會資本發展項目,旨在建立一個以地區為本的社區網絡,協助社區人士累積社會資本,改善社會流動性。計劃強調南區各界人士互動協作,共享資源,達至互惠成效。

港大師生將協助弱勢社群,長遠增強其自力更生的能力。計劃的最終目標是透過大學師生在社區攜手參與,建構一個可複製的社會資本發展模式。

計劃選擇以南區作為先導服務地區,是因為南區與其他地區一樣,有相同的貧窮問題,例如:社會流動性低、貧富懸殊及失業問題等。隨著地鐵南港島線落成所帶來的種種影響,如生活成本上漲,勢必為南區帶來更多新挑戰。香港大學與南區地理位置相近,更能方便港大師生服務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