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風塘社區

避風塘社區


導言

避風塘是香港仔漁民的大後方基地。昔日水道上整齊排列着漁船和住家艇,兩岸分佈了不少漁業的後勤設施,例如船排廠、魚市場、機器廠、冰廠等,形成一個漁民社區。1960年代起多個公共屋邨、私家大廈和屋苑相繼落成,香港仔的漁民逐漸上岸居住。

(一). 賣魚

1949年以前,香港仔漁民賣鮮魚給鮮艇,賣魚乾給西環鹹魚欄。

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1964年。 (圖片來自香港政府新聞處圖片資料室)

漁民故事: 何就好 (男,1933年生,燈光圍網)

2. 鮮艇在赤柱、蒲台島、南丫島附近收魚。

香港仔漁販,1970年代。(圖片來自Hahn, Werner. Aberdeen: Catching the Last Rays. Hong Kong: Perennial Press, 1974)

漁民故事: 黃彩蘭 (女,1962年生,流刺網)

3. 1945年香港政府成立魚類統營處,之後冰鮮漁穫必須經魚市場出售。

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出售的魔鬼魚。 (圖片來自香港政府新聞處圖片資料室)

漁民故事: 鍾容波 (男,1964年生,蝦艇、單拖)

4. 魚市場以拍賣形式賣魚,漁民通常交魚欄代理叫價。

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1970年代。 (圖片來自Hahn, Werner. Aberdeen: Catching the Last Rays. Hong Kong: Perennial Press, 1974)

漁民故事: 鍾容波 (男,1964年生,蝦艇、單拖)

5. 1990年代起,欄商派收魚船到外海收購漁穫。

今天香港仔避風塘上的收魚商。

漁民故事: 郭帶喜 (男,1958年生,蝦艇)

(二). 熱鬧的水面社區

1. 雜貨艇

香港仔避風塘上的雜貨艇,1979年 (圖片來自香港大學圖書館)

漁民故事: 黃彩蘭 (女,1962年生,流刺網)

2. 曬家

香港仔避風塘上的曬家,約1940年代。 (圖片來自冼培安先生)

漁民故事: 冼偉倫 (男,1960年生,蝦艇、雙拖)

3. 上學去

香港仔避風塘上小孩棹艇。約1970年代中。 (圖片來自Hahn, Werner. Aberdeen: Catching the Last Rays, Hong Kong: Perennial Press, 1974)

漁民故事: 冼偉倫 (男,1960年生,蝦艇、雙拖)

4. 刺網浸魚

香港仔涌尾,1960年代。 (圖片來自冼培安先生)

漁民故事: 梁北新 (男,1945年生,燈光圍網)

5. 鮮艇收魚

香港仔避風塘上的鮮艇正向漁民收買漁穫,約1970年代中 (圖片來自Hahn, Werner. Aberdeen: Catching the Last Rays. Hong Kong: Perennial Press, 1974)

漁民故事: 郭帶喜 (男,1958年生,蝦艇)

6. 酒艇

香港仔避風塘上的酒艇,右下方有金字頂屋簷為大會堂酒艇。約1970年代初。 (圖片來自Hahn, Werner. Aberdeen: Catching the Last Rays. Hong Kong: Perennial Press, 1974)

漁民故事: 梁圖根 (男,1952年生,蝦艇、雙拖)

7. 船排廠

鴨脷洲上的船排廠,1972年。 (圖片來自香港政府新聞處圖片資料室)

漁民故事: 梁金福 (男,1936年生,蝦艇、雙拖)

(三). 水道上的住家艇

1. 安頓老少在大後方。

漁船上祖孫兩代樂也融融,1963年。 (圖片來自香港政府新聞處圖片資料室)

漁民故事: 冼偉倫 (男,1960年生,蝦艇、雙拖)

2. 有錢先有住家艇住。

香港仔避風塘上的住家艇生活,約1960年代。 (圖片來自冼培安先生)

漁民故事: 冼志華 (男,1946年生,流刺網)

3. 冇水冇電。

漁民習慣用四方油罐來盛載食水,約1960年代。 (圖片來自冼培安先生)

漁民故事: 梁有全 (男,1967年生,蝦艇、單拖)

4. 水上穿膠花。

住家艇上小孩穿膠花,1964年。 (圖片來自香港政府新聞處圖片資料室)

漁民故事: 黃彩蘭,女,1962年生,流刺網

5. 靠鴨脷洲。

停靠鴨脷洲的住家艇,1983年。 (圖片來自高添強先生)

漁民故事: 梁有全 (男,1967年生,蝦艇、單拖)

6. 「中途宿舍」?

香港仔避風塘上的住家艇,1963年。 (圖片來自香港政府新聞處圖片資料室)

漁民故事: 何就好 (男,1933年生,燈光圍網)

(四). 上街定居

1. 由住家艇上安置區。

香港仔避風塘涌尾棚屋,1960年代。 (圖片來自冼培安先生)

漁民故事: 黎木金 (男,1927年生,排釣)

2. 火燒鴨脷洲搬上利東邨。

從鴨脷洲玉桂山望向利東邨,1980年代後期。 (圖片來自香港大學圖書館)

漁民故事: 羅惠芳 (女,1953年生,流刺網、排釣)

3. 拆木屋、配公屋。

華富邨,1977年。 (圖片來自高添強先生)

漁民故事: 梁金福 (男,1936年生,蝦艇、雙拖)

4. 保漁船、棄公屋。

從鴨脷洲大街向上望鴨脷洲邨,1980年代。 (圖片來自冼培安先生)

漁民故事: 吳燦 (男,1952年生,扒罟)